找到相关内容227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辨汉地心中心之真伪

    尊是真正的文殊菩萨还是魔的幻现,所以他要考察,让文殊菩萨来考试:您答对了,就是真的本尊。哦,佛菩萨现身了还要考察?要是我们恐怕早就欢喜若狂了,还会管他真假?但西藏人学法就是这样的严谨、理智,所以他请...

    罗珠丹巴仁波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35359918.html
  • 龙钦心髓的修行次第

    敷衍了事,必需以大勇无畏的精神和积极精进的动力来修持每一个证道的次第。  现今科技的网络里包容世界各时地的不同事物,但在无所不包的同时又是虚拟不实的。这恰象整个法界本是佛的法身智慧所幻现,毕竟从未曾离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95568859.html
  • 印顺法师著:大乘空义

    深义。惟有佛菩萨的甚深般若,从息息流变中,体悟到这是幻现的诸行,不是真实有的。非实有的一切,尽管万化纷纭,生灭宛然,而推求本性,无非是空寂。反过来说,因为一切法的本性空寂,所以表现于时间观中,不是常恒...二平等,没有差别可说,而从幻现的法来说,这是每一法的自性,而不是抽象的通性。二、从平等不二的空寂去看,这是不可说多,也不可说为一(一是与多相对的)的绝对性。不能说与法有什么别异,而又不能说就是法的。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4748877.html
  • 禅定中的病态心理

      其实,在修习禅定中看见可爱及可怕的境界、听见种种声音,未必都是外魔的作用,而可能是自己心识的幻现。意识本来有独自制造境相、声音等的作用,如梦境即完全是梦中独头意识的产物。在修定进程中,由于有意...唯心、心识本空的般若正见冷眼观察,不怕、不执、不求、不拒,观其如梦如幻,魔佛一如,只是心识的幻现,皆空无自性,则一切魔事魔境,皆不足为碍,而且会转化为菩提资粮,增进道力。佛陀于降魔后成佛,便说明必须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60253486.html
  • 禅宗作为超功利性的审美人生哲学

    异化的客观外在原因归结为心灵的迷障。禅宗认为,万法唯心幻现,本无自性,乃一心之所化。众生因不谙此理,而执著于虚幻的外在事物,以虚为实,因爱生执,因扫而生种种烦恼痛苦,展转于六道轮回之中,迁流不息。所心...自性本来清净,便能达到心灵自由,立地成佛。   无念为宗—禅宗超功利的审美胸襟   既然世界乃心所幻现,世界的异化乃心为妄念所障,执假为真的产物,所以人生真正解脱,在于自悟人之本心原是...

    黄总舜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3257903.html
  • 六即颂略解

    三界内见惑为一住,欲界思惑一住,色界思惑一住,无色界思惑一住。界外无明合为一住。)乃真体上所幻现,故曰幻尘。由于行人念念观照法身理体,五住地惑伏而不起,故云“心心息幻尘”也。&...。界外无明合为一住。)乃真体上所幻现,故曰幻尘。由于行人念念观照法身理体,五住地惑伏而不起,故云“心心息幻尘”也。“遍观诸法性”者,行人遍观一切诸法,...

    张秉全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4758299.html
  • 早期佛教缘起思想要义

    ldquo;我”,与“我”同在的整个现象世界,就是“幻”。   “幻”是“梵”的外在幻现,有两部分,一是幻现为物质世界,产生那生命的物质元素,如地、水、火等。一是幻现为精神世界,产生生物界的生命,即个我或个体灵魂,以及生命体的感知机能。人的产生就是梵的幻现。《圣德格耶奥义书》说:“...

    孟领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5649738.html
  • 般若义理的探究

    及四维方。若无十方分,即说明微尘不存在。若有十方分,即是十方缘起。   所以人是细胞缘起所幻现,家庭是父母兄弟缘起所幻现,国家是土地人民主权缘起所幻现。一切万法,小至微尘大至世界,一皆十方缘起所幻现。既是幻现,当无自性,故是性空。  无性方能任缘,任缘而现万法。万法任缘而无自性,即是性空。所以缘起即是性空,性空即是缘起。非是缘起外另有性空,性空外另有缘起。智者见一切缘起诸法,便知是性空,不假方便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5160387.html
  • 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幻论

    “微妙现身”和“升华物外”来表述“幻现—幻归”的二幻原理。“微妙现身”意谓“原人”从自身施出幻术,现身为一位具有千头千眼千足的超级大神,并同时变出一个世界。这世界横有无边无际的空间,纵有无始无终的时间...是相对的,是可以描述的。基于后者(第二重真理),原人先在吠陀经中现身为千头、千眼、千足的创世大神形象,然后再以自身的幻力,转变为奥义书中的“原人八相”——超验原人幻现外在八个似真非真、但形相无异的原人...

    巫白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4861404.html
  • 印度佛教哲学

    ”。他们宣称,对一般覆盖无明的凡夫来说,应该承认经验或现象世界的存在,但是对于已经消除无明、洞察真理的人来说,经验或现象世界只是一种幻现,一种执着遍见的名相,应该承认最高的真理是空或中道。  瑜伽行派...的作用,这六识都以各自相应的认识器官即眼耳、舌、鼻、身、心为其活动的根据,并以相应的、幻现的外境即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触、法为其认识的对象。②第七识,即末那识,职能是起思维度量的作用。末那识是前六识和第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60856424.html